视频监控应用趋势 本地与集中存储结合
【IT168 技术】“平安城市”建设在全国的“遍地开花”,对视频监控行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同时带动了存储行业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发展,也丰富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存储模式。
据了解,全国各地的“平安城市”监控系统主要采取了三种存储方式:分别为本地存储、集中存储、本地存储+集中存储,而本地存储+集中存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将是未来“平安城市”建设的主流存储方式。威视数据的刘宏向笔者透露,本地存储+集中存储也已被写入公安部正在审核的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相关标准细则当中,在未来将成为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存储要求。
本地存储
本地存储,在业内也有被称为分布式存储或前端存储,是指所有视频图像都通过前端接入点的DVR进行分散存储,其优点是投入少,对网络压力最小,缺点是管理复杂,不易维护,重要数据没有安全保证等。在本地存储当中,以DVR为主要的存储设备,因此要求DVR存储的可靠性更强。但是,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DVR没有完善的组件和磁盘容错机制,无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如果是安装于室内环境还好,但偏偏前端又多处于环境恶劣的室外,以目前的DVR技术水平,如果在室外使用则故障率较高,硬盘容易发生故障,从而造成视频的丢失。因此,本地存储多适合监控点较少、较分散,数据保存周期短,数据安全要求不高的领域,如小型公共场所监控、物业小区视频监控、中小型企业视频监控等。
集中存储
集中存储,在业内也被称为后端存储,分为单中心集中存储和分层多中心分布模式。单中心集中模式是指采用一个集中的存储中心,所有视频图像数据都传送到该中心,通过网络存储服务器负责存储,优点是存储图像集中,图像数据安全性高,管理方便,对管理平台的要求最低,而缺点是网络压力大,存储设备投入比较高。分层多中心分布模式则是采用多个存储中心,每个存储中心都设置响相应的网络存储服务器,根据前端图像的重要性进行分级存储,最重要的存放在最上级中心,该方案对网络带宽的压力比前一种方式小,图像数据安全性高,但存储设备的投入依然较大(所有图像数据都是网络存储),对管理平台的要求较高,管理比前种模式复杂。目前做集中存储设备的主要是一些通信、平台软件和磁盘阵列的厂商,如H3C、中兴、创新科、银兴瑞得、威视数据等。
在集中存储中,前端设备主要负责图像的采集编码工作,视频数据集中存储在中心机房,存储方式可采用NAS或SAN。NAS是指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而SAN模式可分为FCSAN和IPSAN,在视频监控领域中应用得比较多。FCSAN属于光纤存储,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都相对较高,但其成本也相应太高,因此主要还是银行、金库等金融领域和重要政府部门等使用。创新科的冯凯介绍,IPSAN是基于TCP/IP网络的存储模式,得益于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在标准化、低成本接入、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的优势,在性能上迅速超越FCSAN,其在存储市场中的比重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而其也符合新标准的趋势要求,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与本地存储相对,该种存储方式比较适用于监控点较多、相对集中,工作环境较好,数据保存周期长,数据安全要求高的领域,如金融、机场、大型商业楼宇等,而“全球眼”、“宽视界”、区一级的“平安城市“项目等也会使用集中式存储方式。
| 发布时间:2012.10.29 来源: 查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