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的报警运营服务之路

  社会治安问题,大到国际问题,小到街道区域。9.11事件、校园枪杀案、7.5新疆打砸事件等等事件的出现, 都包含了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在内。

  看全球,在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地失业潮不断涌现。同时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化,紧随而来的便是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各地打砸抢杀明目张胆,造成人心慌慌。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社会经济的衰落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恐慌,不同层面的矛盾也由此引发。看国内,7.5新疆打砸事件中,共有190多名无辜群众死于非命,受伤人数不计其数,这些事件不仅仅是给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国家的兴邦安国也是一个极大的影响。国家的兴盛,很重要取决一个安定的环境,一个稳定的民心。建立一套强制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其实,早在政府提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后,公安部就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程,尤其是深入开展的“3111工程”。平安城市建设作为311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重要工程,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传统的管理防范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构筑以科技为支撑的安全防范体系和运行机制日益提升到重要位置。作为“平安城市”的重头戏之一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通过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模式,达到全面设防,长治久安的目的。其中,技防是关键因素,即通过安装区域报警网络系统、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重点要害单位及居民社区报警监控系统等设施,来增强城市的平安效能。

  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近几年已经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和实施。电子眼,摄像头等视频监控系统迅速建立,覆盖范围从最初的要害部门扩展到公共场所(车站,广场,商业场所),交通要道,治安卡口等,在许多城市都达到了较高的覆盖率。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场所的治安有了明显的好转,大大降低了城市案件的发生率,也为迅速破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规模和应用深度都在不断加大,在许多地区已经逐渐赶上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

  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使得公共场所的发案率明显降低,但由此一些不法分子也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街道商铺、仓储、办公区域、私人住宅等。这类区域由于防护设施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也比较差,从新疆7.5事件中由此可见。此类区域的盗窃、抢劫、绑架等案件呈上升趋势,承载的治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有效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稳定民生,打造“金刚”之身,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平安城市?报警服务业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技术防范的另一大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将报警运营系统更好的运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普及推广报警运营系统的建设,使报警服务普及于办公、商铺等商业领域乃至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使社会形成一个坚固的防护网,也是报警行业需要共同探讨研究的一个课题。

  报警服务业潜力巨大

  报警系统是安防行业的基础,报警服务业在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大众化、普及化的项目,历来占年收入的最大份额。美国2007年安防公司总收入的平均33%来自报警系统。预计到2011年其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196亿美元。

  而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电子安防产品已经广泛用于公司和家庭的安全防护。仅在美国用于电子安防产品及服务费就以每年超过8%的比率增长,到2008年总计费用达到340亿美元左右。到目前为止,美国超过50%左右的家庭已经安装了电子防盗产品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并由专业报警监测中心提供每天24小时报警监控服务。在美国有数千个报警监控中心为商业公司和家庭提供报警监控服务,每月收取服务费10至40美元(以上资料源于美国NBFAA——全国防盗防火报警协会)。

  我国的报警服务市场也经历了约20年的历史,报警服务的从业单位也在逐步增加,但目前报警产品及服务在安防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我国目前报警服务入网用户仅100万户左右,而美国入网用户约700万户,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报警服务系统建设普及率差距甚远,其市场潜力之大可想而知。

  国内报警行业制约因素

  虽然在国内已经有千家以上的接警中心,但是接警、出警仍然以公安系统的保安公司为主,目前仅服务于金融业等少数高端用户。究其原因,制约我国报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们真正的安全意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加强。虽然社会治安一直存在不稳定因素,但安全意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单纯依靠传统的报警模式仍占据上位。

  2、价格普遍高,且价格梯度不够,造成用户面窄。目前国内报警器的初装价格大部分为两千元左右,运营服务费从每月100元到200元不等,大部分的用户无法接受这样的价位;虽然有些地方的初装费较低,但服务费却高得惊人,每月达2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梯度不足以满足中国各个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造成用户面窄,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接警中心建设运作模式单一,大多是自筹方式,造成建设滞后,密度不够;同时也造成服务警力不足,服务滞后,出警相对较慢。

  4、售后服务和系统维护不到位。由于缺乏大型企业及厂家的紧密配合,因此系统的日常检测、维修等均难以做到位,造成用户的担忧,减少了吸引力。

  5、没有规模效应及品牌效应。象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至少有一两家大型的知名企业,他们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商业化运作发展地非常成熟。

  6、服务方式单一,只有买机入网,灵活性不够。

| 发布时间:2013.05.21    来源:    查看次数: